涡阳县公吉寺镇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,辖区内芡河、罗沟和安营沟纵横南北,界洪河自西穿境东流,面积56.7平方公里,人口6.2万人,耕地7.2万亩。下辖村(社区)14个,各级党组织76个,党支部62个,其中镇直支部11个,非公支部15个,党员1483人,流动党员445人。
公吉寺镇公务员编制30名,现有公务员24名,事业单位编制21人,现有事业单位人员15人,在岗不在编(下岗分流)3人。村干部104人,缺配7人,正在预审3人。
近年来,公吉寺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,深化“一抓双促”,持续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,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先后荣获省“五个好”乡镇党委标兵、省选派工作先进单位、省“敬老文明号”先进集体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市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示范镇、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、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、市三八红旗集体、市“文明镇”、市“文明村”、县第三届文明镇、县第三届五禽戏比赛三等奖、县信访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、县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。2021年8月公吉寺镇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创建乡镇。公吉寺镇张楼村获得2021年全省法治示范村称号、马寨村获得2022年全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称号。2023年以来在前三季度全县工作考评中位居先进位次。
现今公吉寺镇大环境中正仁和,经济发展迅速,人民生活幸福感日益提高。公吉寺镇努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沃土,持续优化投资环境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吸引社会各界成功人士返乡创业。
公吉寺,原名“宫集寺”,位于集北、桥南有一寺庙,后因年久失修而破落,历经演变成为而今“公吉寺”,“公吉”因与“公鸡”同音,故有境内没有蚰子(蛐蛐)之说。公吉寺集是全镇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始兴于清咸丰年间,原系盐贩过往小店,百年沧桑,历久不衰,而今发展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化集镇。南部小集犁耙,集上曾有令人向往“一山二麓(鹿)、移(一)步百(柏)景(井)”的虚景而闻名,集东有一千年柘树,属省级重点文物,而今依然枝繁叶茂。
公吉寺镇民风淳朴,百姓勤善,公吉寺人民颇具不屈不挠、大智大勇的无畏精神,清末捻军军师,蓝旗旗主龚德树(又名龚瞎子),就出生在龚长营村磨盘松,一生结盟结义,征战南北,英勇无畏,为反抗清廷的腐朽统治,作出了卓越贡献。
近年来,公吉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励精图治,艰苦创业,社会经济发展迅猛,公吉寺人民正以昂扬的斗争,拼搏的精神,阔步走向新的辉煌!
村(居)委会
|
自然庄
|
马寨村
|
胡老家、马寨、王庄、李庄、马井涯、谢楼、周庄、耿庄、马心宅子、庙庄、油坊、马小庙
|
马老家村
|
大孙庄、马布口、郝桥、前马园、后马园、马老家、赵庄、前马张后马张
|
梨耙村
|
犁耙、孟庄、崔庄、东李桥、西李桥、解庄、徐小
|
大赵村
|
林赵庄、小赵庄、张土桥、程楼、新张楼、徐竹园、常庄、宋小、三空桥
|
张楼村
|
前张楼、后张楼、东张楼、西张楼、刘寨、杜庄、邹庄、大马庄、郑大、郑小、盛小桥、王庄
|
公吉寺
|
新街、老街、小菜园、小马庄、两小马、小孙庄、大张庄
|
洼池村
|
张菜园、韩庄、淮南、淮北、张席庄、狄庄
|
张寨村
|
程庄、东显园、西卫园、王庄、田庄、张腰庄、龚老家、小龚庄、韩楼、苏小桥、张寨、荔寨
|
龚长营村
|
龚前园、邓庄、龚长营、龚聂松、龚小庄、齐庄、龚新庄
|
龚楼村
|
龚楼、龚瓦房、孙庄、龚方庄、龚花园、东龚硷坑、西龚硷坑
|
王淮村
|
王庙前、王淮后、王新庄、王草园、小庄、王沟淮、韩庙户、郝庄、吕庄、常庄、赵桥
|
王大楼居委会
|
孙滩、东王荒、西王荒、程东、前王大楼、后王大楼、西寨、王东、东小
|
西刘村
|
刘新庄、韩前园、西刘、王小楼、袁庄、张庄、韩小桥、韩新庄、俄留
|
程大村
|
程菜园、五里程、郭庄、李庄、程大庄、于庄、庙西、程西
|
|